欢迎光临重庆川流机械有限公司官网!您的肯定是我奋斗的目标!
欢迎光临重庆川流机械有限公司官网!
干油集中润滑系统的使用与维护
1.管理者重视与采用专人维护
对于大型机械设备或生产线的干油集中润滑系统,润滑点众多,管路维护量大,宜采用专人维护。据笔者了解,国内许多钢铁企业20世纪90年代上的生产线均配备双线或单线式干油集中润滑系统,使用效果并不理想,许多系统因维护不善,逐步被弃用,又重新回到采用手动润滑的方式。究其根本原因,是机械设备的管理者存在只重视主体设备,不重视辅助设备的问题,在检修主体设备时常将干油集中润滑系统的管路破坏;而对于干油集中润滑系统的维护者来说,系统是为主体设备服务,既然主体设备的管理者如此不在乎,何苦将其维护好呢?于是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因此,要将干油集中润滑系统维护好,不仅要采用专人维护,还需主体设备的管理者改变观念,予以重视与配合。
2.干油集中润滑系统的管路
干油集中润滑系统之所以难以维护,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润滑点一多,管路和管接头就多,管接头多则意味着潜在的泄漏点多;管路和管接头多且通径小,遭受外力容易损坏。显然,要减少系统的维护量,应尽可能简化系统管路,从这一角度看,智能和单线式系统明显优于双线式系统,这是双线式系统逐渐被淘汰的重要原因。为减少泄漏和简化管路,对于钢管,除与元件直接相连必须活接头外,尽可能全部采用焊接,一次到位,后患较少。分配器与润滑点之间建议采用整条的软管接头,可使管路布置灵活,无中间接头且易于更换;布置软管接头时,可类似电控系统的电缆,将相同走向的众多软管置于管槽中予以保护。对于活接头的形式,笔者倾向于选用焊接式管接头,对比卡套式接头,管子不必插入接头的锥面内,更易于拆卸,干油系统中常用的小通径(如6mm、8mm)的管接头,甚至可不装O形密封圈也不会泄漏。若使用卡套式接头,应注意避免铜卡套接头用于钢管的连接,否则系统压力不能超过15Mpa。
3.关于给油是否到位和油量是否足够的问题
如何判断给油是否到位和油量是否足够是使用干油集中润滑系统的关键问题和难点。如前所述,单线式系统可通过任一分配器或气动泵是否动作来判断各润滑点是否给油;智能式系统通过流量传感器的检测和反馈来判断各润滑点是否给油;双线式系统原理上可通过观察每一分配器活塞杆是否动作来判断各润滑点是否给油,但事实上却很难实现。油量是否足够的问题,国内外均有人提出根据润滑部位如轴承的大小计算出所需油量,然后通过设定干油系统参数得到所需油量。但这样算出的理论值可能会因现场因素的影响而与实际不符,因此可作为参考,但还需视情况予以校正。另一种直观的判断方法是:润滑点油满冒出,则油量肯定足够,但这往往要使润滑点油封破坏,油方能冒出。然而油封破坏则意味着防水性能及存油特性被破坏。因此,对于密闭腔内的润滑点,为方便观察给油情况且利于初次给油时将腔内空气排出,设计密闭腔时应在合适处设置溢油排气孔。